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顶呱呱,这首在新疆妇孺皆知的民谚,道尽了哈密瓜在新疆瓜果中的独特地位。从祖辈传承的老品种种植技艺,到如今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一颗颗哈密瓜正成为串联起一二三产业、激活乡村活力的甜蜜引擎。
近日,记者来到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区以南20公里处的伊州区花园乡卡日塔里村,一边是绿洲田园的生机盎然,一边是戈壁沙漠的苍茫壮阔。这里曾是历代哈密王的贡瓜种植地,如今是集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于一身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走进村子,百亩哈密瓜品种展示园里,270个新老品种的哈密瓜按行排列,从有着冰激凌口感的老汉瓜到果型稳定的贡瓜加格达,从常见的西州蜜到罕见的丑瓜大青花,每一颗瓜都承载着哈密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与文化记忆。
第十四代哈密瓜传统种植文化传承人亚力坤middot;尼亚孜与哈密瓜的缘分,是从10岁那年跟着父亲尼亚孜middot;哈斯木学种瓜开始的。如今42岁的他,已坚守这份甜蜜事业32年。在他的院子里,一座占地220平方米的哈密瓜历史文化传承展览馆静静矗立。展览馆里,泛黄的史料记载着哈密瓜从西域贡品到百姓佳果的变迁;70种哈密瓜瓜模组成的造型墙前,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感受哈密风物之美hellip;hellip;
在村两委与帮扶单位的支持下,亚力坤middot;尼亚孜的甜蜜事业迎来了新机遇。2022年,作为该村示范包联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引入苏州一家期货公司,捐赠10万元对哈密瓜历史文化传承展览馆进行提升改造;村里探索出双季哈密瓜种植技术,亩产达6.5吨,每亩收入超2.2万元,建成了全市最大的双季哈密瓜种植基地。亚力坤家的年收入也突破10万元,日子就像哈密瓜一样,越来越甜。他笑着说。
哈密瓜节则让这份甜蜜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自1993年起,每年瓜收时节,哈密都会举办哈密瓜节,而卡日塔里村作为主场地之一,总能吸引八方游客。
在历时40余天的节日里,游客们既能在葡萄长廊下欣赏麦西来甫等民俗表演,也能走进瓜园体验采摘乐趣,还能在鹤鸣湖垂钓、去沙漠体验越野与沙疗。村民斯迪克middot;沙吾提便是节会经济的受益者,在村两委引导下,他将自家院落改造成集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哈密瓜节期间1天收入最高能达1万元。
以前守着瓜田只懂种瓜,现在靠着游客,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斯迪克的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如今的哈密瓜产业,超越了种植mdash;售卖的单一模式,形成了研发mdash;种植mdash;加工mdash;文旅的全产业链格局。截至2024年,哈密瓜全产业链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未来,随着冷链物流的完善、文创产品的创新与文旅融合的深化,这份甜蜜事业也将带动更多哈密乡村走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未来。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顶呱呱,这首在新疆妇孺皆知的民谚,道尽了哈密瓜在新疆瓜果中的独特地位。从祖辈传承的老品种种植技艺,到如今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一颗颗哈密瓜正成为串联起一二三产业、激活乡村活力的甜蜜引擎。
近日,记者来到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区以南20公里处的伊州区花园乡卡日塔里村,一边是绿洲田园的生机盎然,一边是戈壁沙漠的苍茫壮阔。这里曾是历代哈密王的贡瓜种植地,如今是集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于一身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走进村子,百亩哈密瓜品种展示园里,270个新老品种的哈密瓜按行排列,从有着冰激凌口感的老汉瓜到果型稳定的贡瓜加格达,从常见的西州蜜到罕见的丑瓜大青花,每一颗瓜都承载着哈密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与文化记忆。
第十四代哈密瓜传统种植文化传承人亚力坤middot;尼亚孜与哈密瓜的缘分,是从10岁那年跟着父亲尼亚孜middot;哈斯木学种瓜开始的。如今42岁的他,已坚守这份甜蜜事业32年。在他的院子里,一座占地220平方米的哈密瓜历史文化传承展览馆静静矗立。展览馆里,泛黄的史料记载着哈密瓜从西域贡品到百姓佳果的变迁;70种哈密瓜瓜模组成的造型墙前,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感受哈密风物之美hellip;hellip;
在村两委与帮扶单位的支持下,亚力坤middot;尼亚孜的甜蜜事业迎来了新机遇。2022年,作为该村示范包联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引入苏州一家期货公司,捐赠10万元对哈密瓜历史文化传承展览馆进行提升改造;村里探索出双季哈密瓜种植技术,亩产达6.5吨,每亩收入超2.2万元,建成了全市最大的双季哈密瓜种植基地。亚力坤家的年收入也突破10万元,日子就像哈密瓜一样,越来越甜。他笑着说。
哈密瓜节则让这份甜蜜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自1993年起,每年瓜收时节,哈密都会举办哈密瓜节,而卡日塔里村作为主场地之一,总能吸引八方游客。
在历时40余天的节日里,游客们既能在葡萄长廊下欣赏麦西来甫等民俗表演,也能走进瓜园体验采摘乐趣,还能在鹤鸣湖垂钓、去沙漠体验越野与沙疗。村民斯迪克middot;沙吾提便是节会经济的受益者,在村两委引导下,他将自家院落改造成集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哈密瓜节期间1天收入最高能达1万元。
以前守着瓜田只懂种瓜,现在靠着游客,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斯迪克的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如今的哈密瓜产业,超越了种植mdash;售卖的单一模式,形成了研发mdash;种植mdash;加工mdash;文旅的全产业链格局。截至2024年,哈密瓜全产业链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未来,随着冷链物流的完善、文创产品的创新与文旅融合的深化,这份甜蜜事业也将带动更多哈密乡村走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未来。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